股市有多脆弱就有多誘人。
比如川普上臺,一點風吹草動就讓美國科技股全線大跌,亞馬遜幾百億美金的市值說沒就沒。即便這樣玄幻,還是有很多人一頭扎進科技股的神話里。
談到迷幻的科技股,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多的是聽不完的故事。不管是故事引人入勝,還是情懷感天動地,看不穿摸不透的科技股分分鐘讓你措手不及,一個不小心入了坑,但也有可能一個不小心錯過了一年翻幾倍的概念股。
比在美股科技股全線大跌的11月,股價大漲近30%的英偉達(NVIDIA)。
從16年初的30美金漲到現在的90美金,英偉達一年漲3倍,簡直讓人無法直視,好像又錯過了幾個億?
和標普500指數對比,英偉達的增長幅度更是嚇人。過去一年標普500指數漲了10%,納斯達克指數增幅是11%,英偉達一年竟漲了178%!如果標普500代表的是平均薪資水平,那么英偉達就是那個拉高均線的大土豪。
這家成立于1993年,發明了GPU(圖形處理器)的全球最大顯卡芯片廠商之一,為何在成立20多年之后股價突然飆升? 它的核心競爭力何在?它真的如華爾街所料是“下一個蘋果”嗎?
>>>> GPU之王的故事
1993年,來自臺灣的美籍華人黃仁勛跟朋友聯合創立了英偉達。黃仁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畢業后在AMD工作,離開后自己創業。黃仁勛為人低調,是實打實的技術型天才,網稱GPU之父。
NVIDIA是一家以設計GPU(圖形處理器)為主的半導體公司。
相信每個宅男對NVIDIA都不陌生。當年還在打游戲升級顯卡的時候,就肯定知道NVIDIA的GeForce。1999 年8 月,NVIDIA發布GeForce 256 繪圖處理芯片,這是NVIDIA首先提出GPU概念的里程碑時刻。
顯卡是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
GPU是顯卡的心臟。
GPU的所寫是GraphicsProcessing Unit,中文名叫圖像芯片,也可以叫做視覺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偠灾,GPU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游戲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上負責圖像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簡單來說,極佳的游戲體驗和觀影體驗都離不開高性能GPU,一些專業圖像制作人士也需要高性能GPU。
如果GPU對你來說不算耳熟,那你肯定聽過CPU,以及英特爾洗腦的“等燈等燈等燈”。
CPU是中央處理器,1971年時英特爾制造出全球第一個微型處理器 Intel 4004。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CPU制造商,引領了CPU市場的創新。
為什要提到英特爾,因為英偉達之于GPU,就像英特爾之于CPU。
GPU與CPU類似,只不過GPU是專為執行復雜的數學和幾何計算而設計的,這些計算是圖形渲染所必需的。
GPU出來后,CPU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可以執行其他更多的系統任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GPU除了有圖像處理優勢外,在并行計算機環境中還能達到速度快于同級別CPU幾十倍的速度,并且耗能較低,因此GPU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一個高檔次高性能的GPU,對于電腦圖像特效的顯示來說至關重要,游戲公司、影視特效制作公司、游戲玩家都離不開它。
在GPU市場里,有兩家獨大,AMD和NVIDIA。AMD專注于中低端市場, NVIDIA專注于高端市場。兩者長期按四六分比例瓜分GPU市場,專注于GPU的NVIDIA占6成,而想兩手抓GPU和CPU的AMD份額只占4成。
AMD這公司特別有意思,一開始和Intel打CPU戰爭,后來提出訴訟狀告英特爾非正當競爭,期間優勢逐漸損失,這個失誤讓AMD落馬。后來AMD跟NVIDIA打顯卡價格戰,但由于在CPU戰爭中損傷較大,AMD還是沒能勝過NVIDIA。無論在CPU還是GPU市場,AMD都沒能做到最佳。
說來十分傳奇,當年黃仁勛從AMD離開后創立了NDIVIA,NDIVIA卻后來居上,1993年創立的NDIVIA竟然遠超1969年創立的AMD。還是應了那句話:將一萬個小時投入到某一領域,就能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黃仁勛的專注成就了NVIDIA,AMD的多樣化出擊勢必阻力重重。
上面這幅圖展示了AMD不斷被蠶食掉的市場份額,去年2、3季度,NVIDIA在GPU市場中的份額高達80%。直到今年,AMD才稍微搶回了些份額,但是NVIDIA在GPU市場仍舊一家獨大。
>>>> NVIDIA憑什么一年翻三倍?
英偉達股價一年翻3倍的緣由何在,到底有沒有支點,還是說又是一場科技泡沫?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NVIDIA的主營業務:黃老板從公司創立之初就看準了做GPU的道路,NVIDIA的業務針對五個不同終端可分為五類。
1,游戲(GAME)
2,數據可視化(VISUALIZATION)
3,汽車(AUTO)
4,數據中心(DATACENTER)
5,OEM&IP
在英偉達五個業務板塊中,比重最大的是游戲,看看那些簇擁在黃老板周圍的游戲玩家就能知道電競業的狂熱勢必讓GPU生意變得火爆。其次是可視化,這兩個板塊合并在一起構成了英偉達60%以上的收入,如下圖所示。
從下表可以看到過去兩年英偉達的游戲板塊業務營收一直在增長,尤其是剛剛過去的17財年第三季度游戲營收達到了12.4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3%。
即便是所占比重較小的汽車、數據中心、OEM&IP,也都在今年有增長。尤其是本季度,數據中心爆發式增長了192%,這為NVIDIA在AI領域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從較長期來看,NVIDIA的營收新支點已經從OEM&IP、游戲、虛擬化向數據中心、自動駕駛和游戲領域轉移。
了解完業務組成,我們看一下英偉達最近的財務表現情況。今年11月份英偉達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報,在最近一期財報中,NVIDIA營收同比增長54%至20億美元(預期為13億美元),盈利同比增長124%至5.7億美金,EPS同比增長100%至0.83美金,三項指標均超出華爾街預期。財報出來的當天股價暴漲30%。
從2012年到2016年,英偉達的毛利率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4年毛利率就漲了10個點,典型的三好學生毛利率走勢。在一堆科技公司里,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并實現穩步增長實屬不易。
如下圖,對比之下,AMD的毛利率呈現出的是大勢已去的狀態。
從2007年到2016年,出去09,10,11三年,NVIDIA的凈利率一直穩定在10個點以上。
再看一眼NVIDIA的ROE。在科技公司里,像這樣不斷燒錢創新,開拓新領域,還能將ROE維持在高水平增長也很難得。
所以我們暫且可以認為業績因素是NVIDIA今年股價大漲的原因之一。但是其實NVIDIA的業績一直還不錯,為什么股價一直趴在地上直到去年年末才開始拉高呢?除了業績表現良好,還有一個核心原因就是AI和VR概念。這些概念從去年以來你一定沒少聽過。
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VR是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
NVIDIA跟AI,VR的關系在哪兒?因為GPU是VR和智能時代下電子產品的標配硬件。
而目前的高端性能GPU老大是誰?NVIDIA,到今年全球的GPU市場,NVIDIA占了80%以上。
憑借大數據積累和GPU經驗,NVIDIA已經搶先進入了AI領域,并且建立了龐大的cuDNN深入學習智能庫。據Mizuho分析師估算,目前在深入智能學習領域只有0.1%的服務器進入,這個市場有十分巨大的發展空間待開拓。
英偉達的遠期戰略就是從一個GPU公司轉型為AI平臺的搭建者。而NVIDIA憑借著多年來在GPU領域的積累,憑借領先進入深入智能學習領域的優勢,從數年前就已開始了華麗的轉身。
市場看好英偉達是因為看好智能時代的到來,而作為AI,VR必須的GPU領域大佬,NVIDIA便由此獲得了50倍的PE。
>>>> NVIDIA還會不會漲?
英偉達之前上漲的核心邏輯非常簡單:人工智能時代一定會到來,而人工智能的實現需要海量的數據處理,而利用 GPU技術處理大數據類的解決方案比利用CPU的數據處理方案更優。
也即是說,市場認為,人工智能時代需要GPU,而GPU的霸主是NVIDIA。
因此,只要上面的這個邏輯依成立,NVIDIA很可能會憑借數據中心業務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王者。
相比于整個半導體行業的10-20倍PE的估值,英偉達目前的PE是50倍,市盈率也達到了歷史高位。
但是單純來看這個PE是沒多大意義的,因為我們還要看整個公司的業績增速狀況。
從英偉達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其營收突破了20億美金,同比增長54%,遠超過去年同期6%的增幅,凈利潤達到了5.7億美金,同比增長124%。 業績的增加主要受游戲和數據業務的提振。
英偉達自今年年初已經上漲了174%左右,兩年累計上漲了323%。這323%的上漲幅主要是因為市場認為英偉達可能是智能時代的王者。而我們剛剛進入智能時代的前奏,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英偉達的前景變得非常開闊,導致了華爾街愿意給英偉達的市盈率大大提高,從之前的20倍左右,提高到了今年的50倍。
我認為在沒有明顯的催化劑的情況下,市場很難給英偉達60-80倍PE的估值,所以未來股價的上漲大概率是通過EPS的上漲而實現的。
另外,根據現在的股價,市場對英偉達未來2年的利潤增速的預期大概是40%-50%。
乍一看覺得40%-50%的增速貌似有點難啊。讓我們來看看英偉達業務的所在行業的增速有多少。
英偉達目前主要業務是游戲,所以我們來看看VR的硬件市場有多大。根據德國數據研究中心,2016年全球VR硬件的市場規模是32億美金,預期到2020年這一數字是159億美金。整個行業未來5年的平均增速高達40%。
也就是說,在整個行業平均增速是40%的情況下,英偉達要增長40%-50%。
這么看來,也許增長的任務就變得沒那么難了!
而英偉達能不能漲最關鍵的地方在于:未來的智能時代,GPU 技術處理大數據類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最優解。
如果是,那么英偉達的上漲還遠遠沒有大盡頭。
因為我們才剛剛一個腳趾邁入“智能時代”。
如果你覺得NVIDIA貴,想想那些在1999年認為50倍PE的微軟貴的人吧!
最后,在科技股投資中,往往沒必要一棵樹上抱死,投整個產業也是沒問題的!很巧的是,在全球,GPU產業主要只有兩個企業:英偉達和AMD。
因此,把這兩個公司放在一起,作為一個投資組合,不失為明智之舉。這個投資組合要關注的風險只有一個:GPU還是不是智能時代處理大數據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