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C的優勢有哪些呢?鮮為人知的就是:
1.支持從正反兩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
2.最大數據傳輸速度達到 10Gbit/秒;
3.可承受1萬次重覆插拔;
4.纖薄設計;
5.USB Type C-C 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約為 8.3mm×2.5mm;
6.配備 USB Type-C 連接器的標準規格連接線可通過 3A 電流,同時還支持超出現有 USB 供電能力的“USB PD”,可以提供最大 100W 的電力。
總結以上,Type C確實有很多的優勢,這個趨勢是有理有據的,那我們就來看看市場,看看市場會怎樣接受Type C。根據不同行業我粗糙的總結了: 最先最快登入的應該是 a.手機;b.筆記本NB;c.充電寶;d.充電器(旅充,車充);e.手持,小型化設備(POS,無人機等)
選擇他們的原因是有這樣幾點:
1.有快捷傳輸信息需求;
2.體積有小型化需求;
3.充電速度有要求;
4.市場量大,利于Type C經濟鏈的發展。
現在市場已經開始滲入,網上專家預測2016將是一個起量,普及期。
如果就搞個Type C標準接口,先不追求USB3.1,這樣設計簡單成本低,比如手機要是改為USB Type-C USB2.0接口的話,只需要重做線纜,不用芯片,成本很小。
Type C要是發展順利,以下市場也會普及:
a.高端照明DC to DC ;b.投影儀;c.安防;d.網通;e.工業;f.醫療;g.機頂盒。
選擇他們原因是:
1.Type C最大支持100W輸出,在一些接口功率足夠支持應用;
2.這些行業需要標準化,節約成本;
3.需求傳遞速率快,可靠性要求強。
Type C設計上各家芯片公司都提供了很多方案,但在防護方面很多留給了客戶自己選擇,這方面我可以重點聊聊,說起防護,無非就是過壓過流防護。
過壓防護,Type C的信號線有很多,都需要做靜電防護,USB Type-C為了保證正反都可以插就用了兩組,但實際上數據傳輸還是只用了一組RX/TX,速度就已經達到10Gb了。如果后面升級協議,兩組都傳的話就和DisplayPort一樣20Gb了。所以未來趨勢ESD的容值要求更低了(<0.1pF)
信號線傳輸速率和AEM推薦容值總結:
當然,type C的功能在pin腳定義上也可以看出,比如有pin腳TX/RX兩組差分信號,CC1和CC2是兩個關鍵引腳,作用是探測連接,區分正反面,區分DFP (Downstream Facing Port)和UFP (Upstream Facing Port) ,配置Vbus (USB Type-C和USB Power Delivery兩種模式),配置Vconn(當線纜里有芯片的時候,一個cc傳輸信號,一個cc變成供電Vconn ),配置其他模式(如接音頻配件時, DisplayPort ,pcie總線)。
DFP (Downstream Facing Port)也就是主,UFP (Upstream Facing Port)為從。除了DFP、UFP,還有個DRP (Dual Role port),DRP可以做DFP也可以做UFP。當DPR接到UFP,DRP轉化為DFP。當DRP接到DFP,DRP轉化為UFP。兩個DRP接在一起,這時就是任意一方為DFP,另一方為UFP。
所以市場上很多小伙伴反映Nexus 6P通過type C連接到Nexus 5x的type C,居然可以執行6p到5x的充電,就是基于以上的原理。
最后介紹下type C layout VIA方案的設計建議:
AEM在USB PD 2.0---NB Type C應用:
AEM在網通,交換機Type C應用:
AEM在充電器Type C應用:
AEM在移動電源充電寶Type C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