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十字路口!4K電視下一步要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 [2014-01-02]
12月31日消息,在去年的CES展上,4K是一顆亮眼的新星,同時也具備著巨大的潛力。但隨著新一屆CES的即將到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那就是4K能否善用這份潛力?
我們都知道,4K是電視產業的下一個趨勢。但與此同時,有人擔憂太多夸大的宣傳可能會帶來失望。
消費者能看到區別嗎?他們又會在意嗎?有沒有讓他們驚嘆的元素?內容服務方面的情況怎樣?會不會對演播室和服務提供商過于昂貴了呢?在終端到終端的生態系統能夠展示4K顯示器升級的能力之前還需要做些什么?科技網站Gigaom日前就撰文分析了4K的下一步該怎么走。以下是文章內容:
4K電視的第一階段
不管你準備好了沒有,消費類4K電視已經來了,它們的價格也在快速下降。在1年之前,買一輛小汽車的錢還不夠買一臺4K電視的(說的當然是國外),所以聰明的消費者當然會去買車。而在今天,這位消費者可以驅車前往本地的大商場,僅花去年價格的一小部分就能購買到一臺炫酷的4K電視。相信用不了多久,消費者們就可以用4K電視把他們老舊的高清電視換掉,即便他們只打算收看高清內容。
那高清和超清電視之間到底有沒有對于消費者有意義的質量區別呢?如果我們光看4倍的分辨率提升,那么區別肯定沒有從標清換到高清那么明顯。但分辨率可不是整個故事的全部。
4K電視在商場和有些人家中的降臨應該被看作是革命的第一階段。4K分辨率不過是超清電視的一個特性,其他還有更高的幀率,增強和更強準確的色彩,以及亮度范圍的更好利用。當中的每一項功能增強都可為用戶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因此,4K/超清不應該被看作是“一步到位”的現象,而是在未來數年里把電視機越做越好的路線圖。
和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一樣,4K電視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變得更為成熟和優秀,但超清是一個生態系統,這也就是說,在原生4K內容大規模普及之前,我們可能不會看到它贏得消費者的芳心。
4K內容的逐步到位
優秀的4K電視都具備高精尖的圖像處理和分辨率提升算法,可以讓良好的高清內容看上去和真正的4K內容一樣好。在某種程度上,4K電視只不過是一部更優秀的高清電視,但具備著支持新4K標準的潛力。
展望未來,我們最早可能在明年年初就看到演播室和服務提供商開始著手升級。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新的視頻壓縮國際標準——HEVC(H.265)——在高清和超清服務的演變當中將會是一位不可分割的合作伙伴。
我們首先會看到的可能會是支持“4K優化”的高清編碼電影內容,它將提供通往真正24-30fps 4K內容的道路。這里所說的“4K優化”高清編碼指的是近乎原始的高清內容,通過利用HEVC標準,它在相同的帶寬當中能夠壓縮進比今天MPEG4/H.264更多的內容,因此即便分辨率提升之后,在4K電視上的效果依舊很好。
隨后我們可能還會看到4K體育節目。它可能會更加注重幀率而非分辨率,在60fps,然后是120fps的幀率來傳遞1080p內容,同時開辟出通往真正4K@60fps的道路。
最后,所有服務提供商可能會使用更加效率的HEVC來傳遞傳統高清服務,同時為超清和數據服務釋放帶寬。
這一切聽上去可能非?鋸,但過度夸大和估值過高可不是一回事。4K不應該被孤立看待。它應該被看作是超清革命的先頭部隊,在為今天的產品增加價值的同時也為內容和服務提供商開啟了一扇大門,讓他們在不必擔心帶寬的情況下逐漸傳遞出越來越好的消費者體驗。